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1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解决了专业办学导向问题,优化了专业设置
2.学生职业技能与企业岗位对接:克服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脱节问题,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3.学生学习与就业:建立了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基础平台,解决了校企合作长效化的难题,促进学生就业。
4.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价:解决以企业实践和学生实际能力评价办学质量;
5.教师素质:锻炼双师型教师,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2.2本成果实现的方法与措施
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2011年我院与台湾兰阳技术学院结为姐妹校,互派老师,进行调研合作,共同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以电子商务专业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为例,具体方法与措施如下:
1.组建专业小组通过毕业生跟踪、市场调查、组织行业企业专家研讨等措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进行全面调研,明确 “计算机应用能力、商务技能训练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构建从“网络客服-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的职业技能培养路径,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以培养“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技能构建课程体系,提高职业岗位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2.指派专业老师到台湾高校学习考察。分批次分别指派教务处、学生处等教师考察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情况。
3.制定教师提升计划,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提升课证融通的实施效果,制订“关于推动课证融通的实施方案” 教改文件(2013-001),不但鼓励学生考试,还鼓励专任老师和辅导员参加职业资格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4.聘请台湾教师担任学院专业教师并主导课程改革;2012年3月聘请台湾兰阳技术学院刘火盛教授为经济管理系教授及驻台高级教育交流顾问;2013年9月聘请台湾兰阳技术学院黄灯奎教授为经济管理系教授负责教学改革;2013年12月聘请台湾金门吴金城博士为国际商务专业带头人。
5.组织学生到台湾对口学校学习体验,并调整课程结构,实现学分对接。2013年9月9日学院7名大三学生作为交换生赴台湾兰阳技术学院进行为期1学期的学习。为便于学生交流学习,两校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实现学分互认对接。
6.联合台湾院校和企业汇编职业考证教材与题库。2014年1月台湾兰阳技术学院刘建良副校长与我院就两岸两校合编教材形成备忘录,计划合作编写《网络店铺运营》、《网络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网站推广实务》等理实一体化职业考证教材与题库27部。
7.与企业行业共建课程评价体系,校企通过学生的专业实践检验、评价和完善课程设置。分别邀请名鞋库科技有限公司、斯波帝卡(厦门)实业有限公司、厦门英隆彩印有限公司,以及企业行业专家和企业人员根据岗位(群)的具体需求,参与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和社会效果评价,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实践指导,为学生的企业体验、见习实习、顶岗实习和“双向选择”就业提供了条件支持。
8.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是实施“双证融通”的突破口,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9.构建以企业为主“双证融通”的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单纯知识性考试,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与岗位、职业能力、资格证书相对应,对多门课程进行整合,引入企业行业标准,与不同层次的校内、校外实践过程相对应,重新确定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加大企业和行业直接参与评价的力度,将企业和行业的从业标准引入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为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等提供科学依据。
|